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泥塑——用双手塑造生活与传统的艺术(民间艺术) 泥塑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,历史悠久。艺人们用双手把柔软的泥巴捏成形状,然后晾干或烧制,最后在表面上涂上鲜艳的颜色。这些小雕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,常常表现人物、动物或日常生活的场景。 2025-6-2 1 114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年画——点亮春节的多彩民间艺术 年画是中国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,已经流传了几百年。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,这些色彩鲜艳的画作最受欢迎,家家户户都会张贴年画,希求新年带来好运和幸福。 2025-6-2 1 111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皮影戏——用光与双手讲故事的艺术(民间艺术) 皮影戏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,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。人们普遍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,距今大约两千年,后来还传播到了亚洲其他地区。 2025-6-2 1 118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剪纸——灵巧的中国民间艺术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,已有近两千年历史,无论在城市还是小镇都很受欢迎。人们只需要一把剪刀或小刀和鲜艳的红纸,就能剪出漂亮而精致的图案。 2025-6-2 1 169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清明——春日追思与新生 清明是中国农历中的第五个节气,通常在四月初到来。这时春意正浓,天气变暖,空气特别清新,自然界万物欣欣向荣。 2025-6-2 4 142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春分——昼夜平分的美好时节 春分时节,气温变得更加温和。桃花、油菜花等盛开,田野色彩斑斓。农民忙着播种新作物、照料幼苗,这一时期对未来的收成非常重要。很多地方的新鲜蔬菜,如菠菜、白菜,也开始采摘。 2025-6-2 4 115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惊蛰——春意渐浓、万物初醒 惊蛰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,通常出现在三月初,这是大地和生灵在漫长冬季后苏醒的重要时刻。随着气温升高,许多地方会首次听到春雷。这代表着真正春天的到来。 2025-6-2 4 107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雨水——春雨的恩赐 雨水是中国农历里的第二个节气,通常出现在二月下旬。这一时节雨水渐渐增多,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未完全消散,但空气开始变得柔和,每一场雨都预示着新季节的到来。 2025-6-2 4 112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立春——新生的开始 立春,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,通常在二月初到来,为人们带来最早的春意。虽然寒意未尽,但立春却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,新的生命即将苏醒。 2025-6-2 4 103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大寒——寒冬静谧,家有温情 大寒是中国农历中的第二十四个、也是最后一个节气,通常出现在一月下旬,此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。大地静谧,常有霜覆盖。树木光秃,村路空旷,连田野都像是在冬眠。 2025-6-2 4 108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小寒——寒冬中的温暖港湾 一月到来,白天渐短,气温更低。这正是中国农历的第二十三个节气——小寒。虽然不一定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,但小寒往往带来持续的寒风和晨间的薄霜,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感受到冷意。 2025-6-2 3 110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冬至——最长的夜,温暖的团圆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通常在12月21日或22日。这一天,北半球会迎来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冬至过后,白天会逐渐变长,带来对春天的希望。 2025-6-2 3 116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大雪——迎来隆冬时节 大雪是中国农历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,通常在十二月初到来。这一节气带来了更寒冷的天气。北方可能会有第一场真正的大雪,大地被厚厚的白雪覆盖,湖面开始结冰,南方则感受到刺骨的寒风。 2025-6-2 3 111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小雪——为严冬作准备 小雪是中国农历中的第二十个节气,通常在十一月下旬到来。虽然此时还不常遇到大雪,但天气已变得更寒冷,干燥的风开始席卷大地。北方有时会迎来初雪,多为细小的雪花覆盖。 2025-6-2 3 108 阅读
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|二十四节气系列:立冬——温暖冬日的起点 立冬是中国农历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通常在十一月初到来。在许多地方,这一节气标志着真正冬天的开始。早晨气温变低,草地和屋顶上有时会有霜。风变得更冷,树上最后的叶子也落下了。 2025-6-2 3 108 阅读